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来源: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点击: 发布时间:2019-04-19
版本号:201810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二〇一八年十月

 
签发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公司环境安全应急体系,确保在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各项应急工作能快速启动、高效有序,避免和最大程度的减轻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本预案经本公司会议讨论通过,现批准发布,自签发之日起实施。
 
 
                                                                                                                                               签发人:祝文才
                                                                                                                                           2018年 10  月  31 日
 

目录
目录 I
1.总则 3
1.1编制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编制依据 3
1.4应急预案体系 5
1.5事件分级 6
1.6工作原则 8
2.企业概况 9
2.1企业基本信息 9
2.2周边环境概况 9
2.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10
3.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12
3.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2
3.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职责 12
4.环境风险分析 15
4.1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15
4.2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分析 15
4.3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5
5.企业内部预警机制 17
5.1 现场应急 17
5.2 预警 17
5.3 预警解除 19
6.应急处置 20
6.1应急预案启动 20
6.2信息报告 20
6.3分级响应 20
6.4指挥与协调 21
6.5应急监测 21
6.6事件处置 24
6.7应急终止 35
7.后期处置 36
7.1善后处置 36
7.2调查与评估 36
7.3恢复与重建 36
8.应急保障 38
8.1人力资源保障 38
8.2资金保障 38
8.3物资保障 38
8.4医疗卫生保障 38
8.5交通运输保障 38
8.6治安维护 38
8.7通信保障 39
9.监督与管理 40
9.1应急预案演练 40
9.2宣传培训 42
9.3责任与奖惩 43
10.附则 44
10.1名词术语 44
10.2预案解释 45
10.3修订情况 45
10.4实施日期 45
附件 46
附件一、应急组织人员名单 46
附件二、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 46
附件三、周边村组人员通讯录 46
附件四、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46
编制说明 48
1编制过程概述 48
2重点内容说明 48
3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 49
4评审情况说明 49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健全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企业能及时、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防止污染周边环境,将事件造成的损失与社会危害降到最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企业生产区域及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超出本应急预案应急能力,则与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其他应急预案衔接,当上级预案启动后,本预案作为辅助执行。
1.3编制依据
1.3.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修订,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2016年1月1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4月24日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修订,2015年12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修订,2012年7月1日实施);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12月4日修订,2012年12月7日实施);
(1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年7月);
(1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1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令第17号);
(1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16)《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1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发布,2015年3月修订,2015年7月1日实施);
(1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发布,2015年5月修订,2015年7月1日实施);
(19)《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发布,2015年6月29日修订实施);
(20)《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21)《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2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环发[2013]85号)。
1.3.2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及行政规章
(1)《2018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2)《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的通知》(赣市环监字[2018]7号)。
1.3.3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函〔2014〕34号);
(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4)《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T740-2015)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6)《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
(9)《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
(10)《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
(11)《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12)《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3);
(13)《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310-2011);
(14)《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
(1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1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8)《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
(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20)《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1.4应急预案体系
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应急预案体系应符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区域联动”的基本原则,即:横向涵盖企业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纵向涵盖车间部门,区域涵盖周边危险源。
综合应急预案是企业的总体预案,是整个应急响应体系的总纲和知道指导准则,应综合考虑安全、环境、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制定统一的响应程序和原则。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企业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方案,是应急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
 

图1-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框图
本预案详细介绍了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厂内重点环境风险源情况,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指挥体系和各类保障体系,并详细规定了应急组织机构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急响应机制分类、信息上报机制、应急救援机制、应急终止机制、预案培训和演练、奖惩制度及善后处理程序等。用以保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1)与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的关系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是地方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一个单元,也是区域性应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本预案接受上级地方政府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应急领导和指挥,属于上下衔接、被包含的关系。
(2)与企业其他应急预案的关系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企业安全消防应急预案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是企业应急体系的两大支柱。
(3)与周边企业应急预案关系
本项目应与就近公司签订互救协议,相互协调,相互联动。
1.5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的分级方法,再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将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发生时,符合一条或一条以上分级标准的,即达到响应的事件分级。
1.5.1特别重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地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核设施发生需要进入场外应急的严重核事故,或事故辐射后果可能影响邻省和境外的,或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3级以上的核事件;台湾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周边国家核设施中发生的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标准”属于4级以上的核事故。
(7)跨国界突发环境事件。
1.5.2重大(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的;
(7)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或核设施和铀矿冶炼设施发生的达到进入场区应急状态标准的,或进口货物严重辐射超标的事件;
(8)跨省(区、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1.5.3较大(Ⅲ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的;
(2)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
(7)跨地市界突发环境事件。
1.5.4一般(Ⅳ级)突发环境事件
除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以外的突发环境事件。
1.6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预备工作。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4)科学预防,高效处置。鼓励环境应急相关科研工作,加大投入,重视专家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等,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
2.企业概况
2.1企业基本信息
委托单位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按照“招拍挂”程序在赣州市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取得生产用地;2012年,公司一期项目竣工,完成钕铁硼废料回收处理生产线及相应环保、办公、生活等设施建设,形成年处理钕铁硼废料3000吨、年产氧化稀土684吨的生产能力。该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厂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6′15″,北纬25°55′56″,公司总投资2428.6万元。公司现有规模为年处理钕铁硼废料3000t,年产氧化稀土约684t。
现有工程总占地面积16662.9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为一条钕铁硼废料回收生产线以及相应的环保、生活办公设施。
企业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1-1  企业基本信息一览表

单位名称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60702727767421F 法定代表人 祝文才
单位所在地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 经度坐标 114°56′15″
纬度坐标 25°55′56″
所属行业 C3232 稀土金属冶炼 建厂时间 2001年7月
企业规模 年处理钕铁硼废料3000t,年产混合氧化稀土约684t。 联系方式 赖先生
13979741823
占地面积 16662.9m2 职工人数 50人
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2周边环境概况
2.2.1周边社会环境状况
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周边社会环境状况如下。
表2.2-1  周边社会环境状况

序号 周边企业名称 方位、距离 应急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赣州天和永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侧500米 曾荣元 13407976118
2 赣州鸿富新材料有限公司 北侧紧邻 肖伟鸿 15907974566
3 赣州赣锡工贸有限公司 西侧紧邻 梁文忠 13319491631
 
2.2.2环境敏感区域
企业周边大气环境敏感区域受体见表2.2-2。企业周边水环境主要为赣江。
 
 
表2.2-2  企业周边环境受体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性质 规模(人) 距离(m)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1 车头组 西 居民点 236 16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 桥头坞 居民点 183 800
水环境 1 赣江 河流 大型 1500 III类水体
2.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2.3.1环境风险单元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查,可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单元主要有危化品罐区、污水处理站。其中风险单元的具体情况见表2.3-1所示
表2.3-1  环境风险单元情况

环境风险单元 主要涉及的化学物质及危废物 物质最大储存量(t) 包装规格或单件重量(t) 描述(用途、危险特性等)
原料储存区 31%盐酸 40 玻璃钢储罐(50m3储罐2个)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液碱 40 铁质储罐(50m3储罐1个)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气体
草酸 20 编织袋包装(25kg编织袋2袋) 作稀土沉淀剂使用。学名乙二酸,化学式HOOC-COOH,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P507-萃取剂 200Kg塑料桶装 做萃取剂使用,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用于稀土元素和有色金属的萃取分离,进入人体能引起中毒。
煤油 200Kg塑料桶装 一般属微毒-低毒。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一般有吸入气溶胶或雾滴引起粘膜刺激。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口服煤油时可因同时呛入液态煤油而引起化学性肺炎。
过氧化氢 2 25kg桶装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高浓度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68%硝酸 2 25kg桶装 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溶液及硝酸蒸气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硝酸气雾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肿。
2.3.2环境风险物质
根据化学品的有毒有害特性筛选出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再对其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征进行分析,初步筛选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3-2  企业危化品理化性质一览表

名  称 分子式 危规号 物化特性 燃烧爆炸性 毒性毒理
31%盐酸 HCl 81013 分子量36.46,蒸汽压 30.66kPa(21℃),熔点:-113.8℃/纯,沸点:108.6℃/20%,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与水混溶,溶于碱液;稳定,相对密度(水=1)1.20;相对密度(空气=1)1.26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
煤油 C15H32 / 煤油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略具臭味。沸程180~310℃(不是绝对的,在生产时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变动),凝固点: -47℃(-40℃for JET A)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密度0.8g/cm³。 熔点-40℃以上。运动黏度40℃为1.0~2.0mm²/s。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68%硝酸 HNO3 81002 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正常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能与水混溶。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 吸入硝酸气雾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3.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
3.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了应对生产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及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的相关规定,成立了应急组织机构,专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构成。应急指挥中心由总指挥、副指挥组成。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由突发环境事件专业救援小组组成,并明确出关键环节的负责人。应急组织体系架见,应急组织人员名单见附件一。
事故应急处理期间,企业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各专业救援小组成员根据事故应急措施方案进行相应的应急工作。

图3.1-1应急组织体系架构
3.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层主要职责分为日常管理、事件发生时与事件得到控制后的职责,应急指挥中心各应急岗位的职责安排见表3.2-1。
 
表3.2-1  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应急岗位 日常管理 事件发生时 事件控制后
总指挥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3)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指导企业突发环境时间的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评估工作。
(1)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2)指挥和协助作业单位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在事故状态下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处置管辖范围的其他突发事件;
(3)及时向区环保局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4)批准应急救援的终止。
(1)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环境恢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2)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向当地媒体及公众发布信息。
副指挥 (1)组织、指导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评估工作;
(2)负责对厂区内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
(1)总指挥不在时全面接替总指挥的指挥工作,直至总指挥到现场后进行交接;
(2)协助指挥和协助作业单位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在事故状态下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处置管辖范围的其他突发事件;
(3)组织、指导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评估工作。
(1)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恢复;
(2)应急结束后进行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3.2.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职责
企业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企业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救援队伍在日常中应注重应急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急能力的提升。定期进行培训与演练,熟悉应急流程,确保在发生环境事件时,各应急救援队伍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与应急行动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事件发生时各救援队伍的职责如表3.2-2。
表3.2-2  应急小组应急职责

应急小组 负责人 应急职责
工程抢险组 张卿冰 (1)检查各消防设施的日常情况,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进行火情侦察,查清燃烧位置、燃烧物质、燃烧范围及火灾类型,了解火势情况,查清是否有人被围困,并及时抢救;
(3)负责现场指挥灭火战斗或配合上级消防队进行灭火;
(4)消防灭火过程中注重对消防废水的控制,避免事故废水四处扩散;
(5)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协调、技术支持,按实检查分析和判断处理事故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制定抢险方案,指挥现场抢险工作。
(6)根据上级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
(7)根据上级指令,负责生产工艺的调整,开停机操作等生产工作;
后勤救援组 苏亚兰 (1)负责应急时的后勤保障工作;
(2)负责事故现场所需设备、材料的供应;
(3)负责车辆的安排和调配;
(4)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保证抢救物资、资金及时到位。
应急监测组 李文军 (1)负责对处理系统的水质进行监测,对出水水质进行持续观察;
(2)负责对大气污染物质的跟踪监测工作;
(3)及时做好应急监测的数据统计;
(4)协助监测站、环保局的应急监测工作。
通讯联络组 刘林洪 (1)及时与相关部门及医疗部门沟通;
(2)事故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启动应急通讯设施,保证公司内外通讯畅通无阻。
安全保卫组 李玉春 (1)划分危险隔离区,设置警示标牌与警戒线;
(2)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维护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与车辆进入;
(3)负责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合理进入事故现场;
(4)负责应急物资的保卫工作;
(5)负责现场治安巡逻,保护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
(6)负责组织、引导危险区域人员疏散撤离工作,并对事故现场以及周边人员进行人数清点,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医疗善后组 高亮 (1)事故发生时负责携带医疗急救设备以及个人防护设备赶往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医疗救护;
(2)及时将受伤人员救护情况向上级报告;
(3)负责保护、转送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4)根据人员伤亡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请求支援;
(5)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与接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急救工作。
4.环境风险分析
4.1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可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一般-大气(Q0)+一般-(Q0)],将针对此风险等级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4.2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分析
重大事故是易燃易爆物质的火灾爆炸引起次衍生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有毒有害物泄漏事故,给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事故。
结合企业生产、储存特点,一旦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泄漏可能引起中毒和环境污染事故。此外,关注废水、废气处理设施若不能正常运转出现事故排放,可能造成未经处理达标的废水、废气外排污染环境。理出本公司潜在重大环境事故类型如表4.2-1。
表4.2-1  潜在重大事故类型

序号 风险源 危险因子 事故类型 事故原因 确定方法
1 化学品储罐区 盐酸、煤油等 液体泄漏 输送管道发生断裂或储罐破裂造成化学品泄漏事故 预测假设
2 废气处理系统 HCl等 设备故障 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未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大气中 预测假设
3 废水处理系统 pH、CODcr、氨氮等 设备故障 在厂区废水处理站发生故障,生产废水处理效率为0%,废水直接排入管网 预测假设
4.3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污水处理站风险防范措施
①污水处理池做好防腐、防渗处理;
②工艺中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系统更加易于控制,同时在出水口设自动监控仪表;
③公司设有专职环保人员进行管理及保养废水处理系统;
④针对可能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事故排放的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2)废气设施风险防范措施
①各生产环节严格执行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设备的检修及保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设置机器事故应急措施及管理制度,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使设备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②现场作业人员定时记录废气处理状况,如对废气处理设施的循环水系统、抽风机等设备进行点检工作,并派专人巡视,遇不良工作状况立即停止车间相关作业,维修正常后再开始作业,杜绝事故性废气直排,并及时呈报单位主管。待检修完毕再通知生产车间相关工序。
(3)生产车间风险防范措施
①生产车间地面做防腐、防渗处理;
②车间设备周边设置围堰。
③配备相应的环境应急物资。
(4)危化品仓库风险防范措施
①公司设置有专门危化品仓库和罐区专门储存化学品原料,均设有防漏围堰,各种液态原料采用铁桶或塑胶桶装,固态原料采用袋装。
②危化品仓库和罐区门口设置有废水管沟,如发生泄漏可经废水管道流入到相应的废水收集池,仓库内地面均做防腐防渗措施;
③根据化学品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的内容,同一类不同种化学品之间有0.5m的隔离区,不同类之间用围墙隔离或有1m的隔离区。同时容器装堆放高度不超过1.2m,袋装堆放高度不超过3m。
(5)事故应急池(兼消防废水)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事故应急池应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四边墙体采用垂直结构,内表面做水泥砂浆抹面,并找平、压实、抹光,并做防腐、防渗处理。同时已做好防腐、防渗处理。
5.企业内部预警机制
5.1 现场应急
公司生产部接到环境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应急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成员到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或事故现场。总指挥到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后,根据事故状况成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按照本预案的分级要求,对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势态进行预测,做出如下判断:
(1)是否启动本预案;
(2)相关职能部门、各应急保障分队是否采取相应的措施;
(3)各车间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5.2 预警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预警分为重大(一级响应)、较大(二级响应)、一般(三级响应)三级。分别用紫色、蓝色和绿色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收集到的有关预警信息说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则按照应急预案执行。预警内容包括:可能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对象;事故部门基本情况;可能事故的后果预测;可能事故原因初步判断;提出可能事故的处置方法;提出需协助的相关部门;预警部门、签发人、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1)重大(一级响应)
环境风险事故或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已经超出企业边界,伤及本企业人员和周边敏感点居民,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企业、园区的救援力量无法控制的灾害,需要赣州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援才可解除风险。当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启动紫色预警:
(1)因厂区内发生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等)泄漏事故,处理不慎或发现不及时导致泄漏液排出厂外,造成环境污染的;
(2)因厂区内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使工艺废气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厂区周边的废气浓度超标,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需转移疏散周边居民的;
(3)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等)在厂区范围内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事故,处理不当导致泄漏液排出厂外的;
(4)在车间级事故及厂区级事故中发生人员死亡的。
(5)危废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事故,污染运输路线上的土壤、地表水等环境的;
(6)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泄漏,污染厂区外的;
(7)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台风暴潮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8)周边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导致本企业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等。
注:以上事故的界定前提是在事故中并未发生人员伤亡的。
(2)较大(二级响应)
出现污染事故,伤及本企业人员,且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不能仅依靠本企业的救援力量控制,需要园区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才可解除风险。当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启动蓝色预警:
(1)因一个车间或仓库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进而影响到其它车间或仓库环境或处理不慎导致泄漏液流出车间仓库外的;
(2)因厂区内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使废气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厂区废气聚集影响员工身体、需转移公司内员工的;
(3)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硫酸、硫化铵等在厂区范围内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事故,但泄漏液并未下渗的;
(4)公司污水收集管网或收集池发生破裂事故,导致废水泄漏,但并未排出厂区外的;
(5)因公司生产装置的设备装置、管道、阀门、泵失灵或故障,导致化学品泄露,但泄漏液并未下渗的;
(6)因公司发生小型火灾事故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能及时有效控制而未污染厂外的。
注:以上事故的界定前提是在事故中并未发生人员死亡的。
(3)一般(三级响应)
预警应急为可控制的异常事件或者为容易控制的突发事件。现场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应急救援培训即可完成事故现场的所有应急处置。当发生以下情形时需启动绿色预警:
(1)车间或仓库内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等发生泄漏,但泄漏液并未排到车间或仓库外,且并未下渗的;
(2)因车间内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导致废气得不到有效处理,在车间内聚集,需转移疏散车间内员工的;
(3)车间内原料输送管道发生破损事故,但能及时控制泄露污染物,并未对车间外环境造成影响的。
(4)因车间内废水废液输送管道破裂,导致生产废水等泄漏,但能及时处理,并未使溢漏液流出车间外,未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的;
(5)危险废物因员工不规范操作,导致乱堆乱放的,但未造成外部污染的。
5.3 预警解除
经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跟踪监测并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上述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解除预警。
公司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并经过核实后,向应急救援指挥部详细说明环境污染事件的控制和处理情况,并提出申请结束预警建议,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结束预警,预警结束的方式采用会议方式进行。
6.应急处置
6.1应急预案启动
当发生1.5章节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环境事件时,根据事件发生的级别不同,由相应级别的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
6.2信息报告
6.2.1内部报告
 
6.2.2外部报告
需要向社会和周边企业发出报警时,由应急总指挥向相关单位发出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现场应急救援队可直接拨打110及拨打章贡区环保局12369,并向周边单位发出警报,请求援助和协助撤离疏散,并随时保持电话联系。相关单位联系方式详见附件二。
6.2.3信息报告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及时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初报一般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事件类型:火灾、爆炸、泄漏(暂时状态、连续状态);c、估计造成事件的泄漏量;d、已采取的应急措施;e、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f、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g、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传真),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传真),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主要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污染的范围和程度、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6.3分级响应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部令 第17号,2011年5月1日)的分级方法,再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将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分为重大(一级响应)、较大(二级响应)、一般(三级响应)三级突发环境事件。划分原则见本预案1.5环境污染事件分级标准。
6.4指挥与协调
事故发生后,报告总指挥,总指挥负责指挥与协调,应急队伍及参与救援人员服从总指挥安排与指挥,不得擅自进行处理。
6.5应急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公司应急监测小组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赣州市环境监测站,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及时开展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简易的仪器对污染物质种类,污染物质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作出判断,以便对事故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
6.5.1点位布设及采样
(1)布点原则
①采样段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同时必须注重人群和生活环境,考虑饮用水源地、居民住宅区空气、农田土壤等区域的影响,合理设置参照点,以掌握污染发生地点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为目的。
②对被突发环境事件所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均应设置对照断面(点)、控制断面(点),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还应设置削减断面,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需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6.5.2布点采样方法
(1)对于环境空气污染事故
①应尽可能在事故发生地就近采样,并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地理特点、当时盛行风向以及其他自然条件,在事故发生地下风向(污染物漂移云团经过的路径)影响区域、掩体或低洼等位置,按一定间隔的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距事故发生地最近的工厂、职工生活区及邻近村落或其他敏感区域应布点采样。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的位置。
②对于应急监测用采样器,应经常予以校正,便于在紧急时刻,监测设备能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2)对于地表水突发环境事件
①监测点位以事故发生地为主,根据水流方向、扩散速度(或流速)和现场具体情况(如地形地貌等)进行布点采样,同时应测定流量。
②对厂区周边河流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布设若干点,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点)。如河流流速很小或基本静止,可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在事故影响区域内饮用水和农灌区取水口必须设置采样断面(点)。
(3)对于地下水突发环境事件
①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根据厂区周围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敷设法在周围2km内布设监测井采样,同时视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垂直于地下水水流的上方向,设置对照监测井采样;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②采样应避开井壁,采样瓶以均匀的速度沉入水中,使整个垂直断面的各层水样进入采样瓶。
③若用泵或直接从取水管采集水样时,应先排尽管内的积水后采集水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采样一个对照样品。
(4)对于土壤污染事故
①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在事故发生地及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按一定间隔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未受污染区域的样品作为对照样品。
②在相对开阔的污染区域采取垂直深10cm的表面土。一般在10m×10m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式或根据地形采样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5个)。
③将多点采集的土壤样品除去石块、草根等杂质,现场混合后取1~2kg样品装在塑料带内密封。
6.5.3监测频次的确定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稀释、扩散、降解和沉降等自然作用以及应急处理处置后,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了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需要实时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等不同阶段予以体现,但各个阶段的监测频次不尽相同,参见表6.5-1。
表6.5-1  应急监测频次的确定原则

事故类型 监测点位 应急监测频次
环境空气污染事故 事故发生地 初始加密(6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事故发生地周围居民区等敏感区域 初始加密(6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事故发生地下风向 4次/天或与事故发生地同频次
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 3次/天
地表水突发环境事件 事故发生地河流及其下游断面 初始加密(4次/天)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地下水污染事故 地下水事故发生地中心周围2km内水井 初始2次/天,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
地下水流经区域沿线水井 初始2次/天,第三天后,1次/周直至应急结束
地下水事故发生地对照点 1次/应急期间,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
土壤污染事故 事故发生地受污染区域 2次/天(应急期间),视处置进展情况逐步降低频次
对照点 1次/应急期间,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
6.5.4监测项目
(1)废气监测
监测位置:锅炉、工艺废气、排气筒的监测孔。
监测项目:锅炉及工艺废气监测浓度和排放速率、废气量。
监测周期:锅炉废气、工艺废气6月1次。
(2)废水监测
监测位置:废水处理站总排口。
监测项目:水量、pH、CODcr、NH3-N。
监测制度:在项目总排放口设在线监测系统。
6.5.5实验室仪器与器材
由企业自行负责有关环保措施的落实并监督其运行效果,业务上接受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有关污染源的调查及环境监测,可委托并配合赣州市环境监测站进行。
①实时采集现场进、出水口在线监测数据和出水口视频监控图像,实现出水口在线监测数据与视频监控图像叠加。
②数采仪须完全满足环保部《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212-2005),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协议的适当扩充,完成与省环保厅全省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的联网调测;数采仪须能够通过RS-485串行总线接口将在线监测数据主动传输至现场“全球眼”视频编码器,由其负责完成数据与视频图像的叠加和上传。
③建设单位必须做好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和监控站房建设工作,满足《关于做好全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赣环发[2008]20号)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应在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立杆处提供良好的避雷接地条件(接地电阻≤10欧姆)。
④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应符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的规定。
6.5.6监测结果报告制度
应急环境监测组应尽快向指挥中心报告有关的监测结果,定期或不定期编写监测快报(一般水污染在4小时内,气污染在2小时内作出快报)。污染跟踪监测则根据监测数据、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以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定时编制报告。
6.5.7监测人员的防护措施
(1)进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对事故现场不熟悉、不能确认现场安全或不按规定配备必需的防护没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时,未经现场指挥、警戒人员许可,不得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
(2)应急监测时,至少应有2人同行。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应经现场指挥、警戒人员的许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按规定配备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
(3)进入易燃、易爆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车辆应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应使用防爆的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包括附件,如电源等)进行现场监测,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监测;
(4)进入水体或登高采样,应穿戴救生衣或佩带防护安全带(绳),以防安全事故;
(5)对需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性状不明样品,特别是污染源样品应用特别的标识(如图案、文字)加以注明,以便送样、接样和分析人员采取合适的处置对策,确保他们自身的安全;
(6)对含有剧毒或大量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样品,特别是污染源样品,不得随意处置,应做无害化处理或送至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6.6事件处置
6.6.1处置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避免或减少污染扩大,防止和控制事件蔓延,缩小突发环境事件造成危害的范围。
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优先考虑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敏感保护目标,由近及远的保护次序,保护周围的居民、学校、地下水、周边企业等。

6.6.2处置措施
表6.6-1  一般(三级响应)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公司总指挥人员 总指挥:总经理祝文才(13979726979)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赖启飞(13979741823)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事故类型
一般(三级响应) (1)车间或仓库内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硫酸、硫化铵等发生泄漏,但泄漏液并未排到车间或仓库外,且并未下渗的;
(2)因车间内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导致废气得不到有效处理,在车间内聚集,需转移疏散车间内员工的;
(3)车间内原料输送管道发生破损事故,但能及时控制泄露污染物,并未对车间外环境造成影响的。
(4)因车间内废水废液输送管道破裂,导致生产废水等泄漏,但能及时处理,并未使溢漏液流出车间外,未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的;
(5)危险废物因员工不规范操作,导致乱堆乱放的,但未造成外部污染的。
注:以上事故的界定前提是在事故中并未发生人员伤亡的。
应急措施 应急人员 应急物资
工程抢救组现场指挥:张卿冰(15879745332)
泄漏物控制 切断火源,防止引起火灾爆炸,如有必要可戴上防毒面具,若无防毒面具,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屏住呼吸;如管道破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用堵漏金属卡进行堵漏,随后用密封胶进行暂时封堵,减少泄漏量,降低环境危害。对泄漏区域进行排查,明确泄漏位置,用消防砂、碎布吸附覆盖泄漏物,以免发生火灾 工程抢救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防爆手电筒
泄漏物处理 对于泄漏的化学品或危险废物,及时采用吸收材料,如吸收棉等,进行处理;用消防沙堵截泄漏地面的泄漏物,防止泄漏范围进一步扩大,后对地面进行冲洗,冲洗水抽入事故池暂存。并使用吸收棉将地面残余少量泄漏废液吸附,吸附后的废物统一收集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安全保卫组现场指挥:李玉春(13870731090)
危险区隔离 将事故影响区域设置为危险隔离区,设立警戒区,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识。 安全保卫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
对隔离区内外交通秩序进行维护,保证应急车辆有序进行,并设置路障,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医疗善后组现场指挥:高亮(15216110182)
医疗救护 医疗善后组根据现场事故状况,设置临时救护点,作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 医疗善后组人员 急救药箱、防护服、防毒面具
对受伤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迅速将受伤者转移到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持安静,平卧休息。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应避免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以防止救助者发生中毒。
眼部刺激处理:先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初步处理后将伤者送职工总医院进一步治疗。用消过毒的包扎用品包扎伤口。如果皮肤刺激持续,就医。用大量水冲洗,直到有效。由于皮肤受腐蚀的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缓慢和恶化,需要立即治疗。
现场清消与恢复 在厂区内洗消区对事故现场人员和防护设备进行清洗
用水、清洁剂、清洗液对事故现场进行冲洗稀释,清除处理事故后的废弃物,作好固废处理,保持厂区卫生整洁。
后勤救援组现场指挥:苏亚兰(13479932779)
物资供应 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维护与供应,与各应急队伍队长保持联系,确保及时供给各应急救援队伍所需的应急物资 后勤救援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


表6.6-2  较大(二级响应)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事故类型
较大(二级响应) (1)因一个车间或仓库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进而影响到其它车间或仓库环境或处理不慎导致泄漏液流出车间仓库外的;
(2)因厂区内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使废气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厂区废气聚集影响员工身体、需转移公司内员工的;
(3)化学品如浓硫酸、盐酸、煤油等在厂区范围内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事故,但泄漏液并未下渗的;
(4)公司污水收集管网或收集池发生破裂事故,导致废水泄漏,但并未排出厂区外的;
(5)因公司生产装置的设备装置、管道、阀门、泵失灵或故障,导致化学品泄露,但泄漏液并未下渗的;
(6)因公司发生小型火灾事故而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但能及时有效控制而未污染厂外的。
应急措施 应急人员 应急物资
工程抢救组现场指挥:张卿冰(15879745332)
管网控制 抢险抢修队成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赶赴现场,对泄漏设备进行维修,切断事故来源 工程抢救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防爆手电筒
立即调查泄漏物质的扩散方向,及时做好控制扩散速度的措施,避免环境污染进一步扩大
火灾事故处置 确保雨水总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对雨水沟进行清理,确保事故废水能通过应急管网进入公司应急池,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外界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立即调查事故废水的流向,及时做好阻流措施,避免含危险物品的事故废水排入外界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切断厂区内的所有火源、电源、管道;关阀断气,防止发生二次爆炸。转移或保护火灾事故周围设备和物品,防止泄漏毁坏设备,发生二次反应,引发次生事故。
泄漏废液处置 对于泄漏的化学品等,及时采用吸收材料,如吸收棉等,进行处理;用消防砂堵截泄漏地面的废液,防止泄漏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废液收集到公司的应急池。并使用吸收棉将地面残余少量泄漏废液吸附,吸附后的废物统一收集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有毒烟气控制 利用厂区消防水枪对浓烟进行喷淋覆盖,减少浓烟的浓度及扩散范围。
安全保卫组现场指挥:李玉春(13870731090)
危险区隔离 将事故影响区域设置为危险隔离区,设立警戒区,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识。 安全保卫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
对隔离区内外交通秩序进行维护,保证应急车辆有序进行,并设置路障,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后勤救援组现场指挥:苏亚兰(13479932779)
事故调查工作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后勤救援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手机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物资维护 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维护与供应,与各应急队伍队长保持联系,确保及时供给各应急救援队伍所需的应急物资
通讯联络组现场指挥:刘林洪(13979788904)
通讯联络 通知周边企业和环境敏感点的相应负责人撤离疏散员工和居民,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通讯联络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手机
联系外部医院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救援工作,说明人员伤亡情况
通知各单元负责人停止作业
联系当地环保局、县政府,提出协助请求。
应急监测组现场指挥:李文军(13407978910)
应急监测 事故发生时,监测与评估负责人组织人员迅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查阅相关排放标准,并准备好便携带检测仪器赶赴现场;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 应急监测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
监测与评估负责人得到初步监测结果后,询问环保局监测专家组相关应急处置意见,并立即向上级汇报监测所得结果以及专家所建议采取的措施;
若污染物为持续性污染物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为重大事故,则需继续进行跟踪监测,直至污染物影响消除;
医疗善后组现场指挥:高亮(15216110182)
医疗救护 医疗善后组根据现场事故状况,设置临时救护点,作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
对受伤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穿戴自给式呼吸器将患者移到非污染区。为患者保暖和休息。就医。 如果呼吸停止,使用人工呼吸。使用化学防护服。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至少20分钟。用消过毒的包扎用品包扎伤口。如果 皮肤刺激持续,就医。用大量水冲洗,直到有效。由于皮肤受腐蚀的 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缓慢和恶化,需要立即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至少20分钟。用消过毒的包扎用品包扎伤口。如果皮肤刺激持续,就医。用大量水冲洗,直到有效。由于皮肤受腐蚀的 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缓慢和恶化,需要立即治疗。
对于灼烧人员应立即使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等,给予简单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联系外部医院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救援工作,说明人员伤亡情况
医疗善后组人员 急救药箱、防护服、防毒面具
现场清消与恢复 设立现场清洗站,对事故现场人员和防护设备进行清洗,保证人员和设备消洗后检测合格,防止残留污染物对人员的伤害,同时对雨水管网进行冲洗,冲洗水通过应急泵抽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用水、清洁剂、清洗液对事故现场进行冲洗稀释,清除处理火灾后的废弃物,作好固废处理,保持厂区卫生整洁。


表6.6-3  重大(一级响应)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级别 事故类型
重大(一级响应) (1)因厂区内发生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硫酸、氢气等)泄漏事故,处理不慎或发现不及时导致泄漏液排出厂外,造成环境污染的;
(2)因厂区内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使工艺废气未能及时处理,导致厂区周边的废气浓度超标,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需转移疏散周边居民的;
(3)化学品(如盐酸、液碱、硫酸、硫化铵等)在厂区范围内运输过程中发生倾倒事故,处理不当导致泄漏液排出厂外的;
(4)在车间级事故及厂区级事故中发生人员死亡的。
(5)危废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事故,污染运输路线上的土壤、地表水等环境的;
(6)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泄漏,污染厂区外的;
(7)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台风暴潮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
(8)周边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导致本企业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等。
应急措施 应急人员 应急物资
工程抢救组现场指挥:张卿冰(15879745332)
管网控制 立即调查泄漏物质的扩散方向,及时做好控制扩散速度的措施,避免环境污染进一步扩大,立即关闭总电阀,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火种,尽可能减少事故危害。 工程抢救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防爆手电筒
抢险抢修队成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赶赴现场,对泄漏设备进行维修,切断事故来源
危险物控制
 
确保雨水总闸阀处于关闭状态,对公司明沟明沟进行清理,确保事故废水能通过应急管道进入公司应急池,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外界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对于残留在地面的泄漏物利用吸收棉将其吸收后,作为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对于危险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泄漏,应及时清理并交给有资质的公司处理
转移或保护管道周围设备和物品,防止泄漏物毁坏设备,发生二次反应,引起次生灾害;如有必要可戴上防毒面具,若无防毒面具,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屏住呼吸。
有毒烟气控制 利用厂区消防水枪对浓烟进行喷淋覆盖,减少浓烟的浓度及扩散范围。
安全保卫组现场指挥:李玉春(13870731090)
危险区隔离 将事故影响区域设置为危险隔离区,设立警戒区,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识。 安全保卫组人员 防毒面具、防爆手电筒、对讲机
对隔离区内外交通秩序进行维护,保证应急车辆有序进行,并设置路障,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消防 外部消防队到达后,立即向外部消防队通报现场情况,详细说明引起火灾物质种类、危险性、起火原因和源头,目前公司应急处理情况,消防队人数、设备及数量等情况,全力配合外部消防队进行灭火工作。
人员疏散 在转角、易迷路出安排指引人员,按照撤离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受影响区域至避难场所,切实统计好人数,确保所有人安全,如有必要可带上防毒面具,若无防毒面具,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屏住呼吸
通讯联络组现场指挥:刘林洪(13979788904)
通讯联络 通知周边企业和环境敏感点的相应负责人撤离疏散员工和居民,防止事故扩大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 通讯联络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
联系外部消防队进行协助抢险工作,并说明事故影响程度,目前处理情况、公司消防队人数、消防设备种类及数量。
联系外部医院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救援工作,说明人员伤亡情况
如果消防废水已通过雨水管网外排,进入流域,则马上通知当地水利部门,说明废水特性和扩散范围;
通知各单元负责人停止作业
联系当地环保局、县政府,提出协助请求。
应急监测组现场指挥:李文军(13407978910)
应急监测 事故发生时,监测与评估负责人组织人员迅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查阅相关排放标准,并准备好便携带检测仪器赶赴现场;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 应急监测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
协助当地环保局对厂区和周边环境敏感点进行监测;环保局监测专家组到场后,监测与评估负责人向监测专家汇报可能存在污染物种类、大致污染范围以及公司所配置监测仪器种类等情况,全力配合环保局的监测分析工作;
监测与评估负责人得到初步监测结果后,询问环保局监测专家组相关应急处置意见,并立即向上级汇报监测所得结果以及专家所建议采取的措施;
若污染物为持续性污染物或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为重大事故,则需继续进行跟踪监测,直至污染物影响消除。
后勤救援组现场指挥:苏亚兰(13479932779)
事故调查工作 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后勤救援组人员 防毒面具、对讲机、手机
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物资维护 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维护与供应,与各应急队伍队长保持联系,确保及时供给各应急救援队伍所需的应急物资
医疗善后组现场指挥:高亮(15216110182)
医疗救护 医疗善后组根据现场事故状况,设置临时救护点,作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 医疗善后组人员 急救药箱、防护服、防毒面具
对受伤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穿戴自给式呼吸器将患者移到非污染区。为患者保暖和休息。就医。 如果呼吸停止,使用人工呼吸。使用化学防护服。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至少20分钟。用消过毒的包扎用品包扎伤口。如果 皮肤刺激持续,就医。用大量水冲洗,直到有效。由于皮肤受腐蚀的 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缓慢和恶化,需要立即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至少20分钟。用消过毒的包扎用品包扎伤口。如果皮肤刺激持续,就医。用大量水冲洗,直到有效。由于皮肤受腐蚀的 未经治疗的伤口愈合缓慢和恶化,需要立即治疗。
对于灼烧人员应立即使用三角巾、大纱布块、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等,给予简单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联系外部医院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及时抢救救援工作,说明人员伤亡情况
现场清消与恢复 设立现场清洗站,对事故现场人员和防护设备进行清洗,保证人员和设备消洗后检测合格,防止残留污染物对人员的伤害,同时对雨水管网进行冲洗,冲洗水通过应急泵抽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用水、清洁剂、清洗液对事故现场进行冲洗稀释,清除处理火灾后的废弃物,作好固废处理,保持厂区卫生整洁。

6.7应急终止
6.7.1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符合环境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得到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内;
(3)事件已造成的危害已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了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并且尽可能低的水平。
6.7.2终止程序
(1)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确认终止时机,或应急救援小组提出,经现场指挥中心批准;
(2)车间级和厂区级应急终止由应急指挥中心批准,厂外级由相应政府部门批准;
(3)应急指挥中心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4)应急状态终止后,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6.7.3终止后的行动
(1)通知厂各办公室,各科室以及附近周边企业、村庄和社区危险事件已经得到解除;
(2)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3)对于此次发生的环境事件,须对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向有关部门做详细报告;
(4)请有关技术部门如(环境监测站)对厂区及周边环境进行跟踪监测,以保证环境的良好状态,具体跟踪监测项目可参考验收监测报告;
(5)全力配合事件调查小组,提供事件详细情况,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各监测数据等;
(6)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调查事件造成的损失并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7)对整个环境应急过程进行评价总结;
(8)对环境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向厂领导汇报;
(9)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置
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进一步进行善后处理工作,主要为:
(1)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
(2)安置受灾人员,赔偿受灾人员损失。
7.2调查与评估
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在今后生产过程中杜绝此类事件在此发生;且评估此次事故所带来的影响及经济损失。
7.3恢复与重建
7.3.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事件
现场的保护
事件现场由工程抢险组负责保护,特别是关系事件原因分析所必须的残物、痕迹等更要注意保护。
(1)设置内部警戒线,以保护现场和维护现场的秩序;
(2)保护事件现场被破坏的设备部件,碎片、残留物等及其位置;
(3)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及管理者;
(4)对搜集到的物件应保持原样,不准冲洗擦拭。
事件现场的洗消
事件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为善后处理负责人。善后处理负责人根据泄漏物的特性与现场的情况,直接用清水进行冲洗或采用相应的物化法进行洗消,并将冲洗水排放到应急池或暂存或直接收集到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7.3.2净化和恢复的方法
清洁净化和恢复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稀释,用水、清洁剂、清洗液和稀释现场和环境中的污染物料;
(2)处理,对应急行动工作人员使用过的衣服、工具、设备进行处理。当应急人员从受污染区撤出时,他们的衣物或其他物品应集中储藏,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3)物理的去除,使用刷子或吸尘器除去一些颗粒性污染物;
(4)中和,中和一般不直接用于人体,一般可用苏打粉、碳酸氢钠、醋、漂白剂等用于衣服、设备和受污染环境的清洗;
(5)吸附,可用吸附剂吸收污染物,但吸附剂使用后要回收,处理;
(6)隔离,将现场和受污染环境全部隔离起来以免污染扩散,污染物质要待以后处理。
7.3.3现场清洁净化和环境恢复计划
(1)现场人员和设备的清洁净化计划
在危险区上风处设立洗消站,对事件现场人员和防护设备进行洗消,防止污染物对人员的伤害。在远离污染区域的地点获得一个稳定的水源,水源的理想位置是有较高的供水能力和废水的回收积蓄能力。如果不能获得一个固定的蓄水池,可用一个大的简易池或蓄水盆。
为了净化,相关人员要预先准备好一系列的设备和供应物:用小直径的软管输送净化池中的水;手握的可调节喷嘴;简易的直接使用肥皂或清洗溶液的喷雾器;毛刷子和用于清洗的海绵;简易的淋浴器;池、盆或其他储水设备;简易帐篷或适当的屏蔽遮蔽工具。
事件得到控制后,在事件发生地设立警戒线,除清洁净化队员外,其它人严禁入内。清洁净化人员根据现场污染物的性质、事件发生现场的情况等因素,在专家的指导下,进入事件现场,快捷有效地对设备和现场进行清洁净化作业,净化作业结束后,经检测安全后方可进入。
(2)环境恢复计划
根据事件发生地点、污染物的性质和当时气象条件,明确事件泄漏物污染的环境区域。由应急专家组对污染区域进行现场检测分析,明确污染环境中涉及的化学品、污染的程度、天气和当地的人口等因素,确定一个安全、有效、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恢复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对污染的区域进行隔离,组织专业人员,穿戴好防护服,配备空气呼吸器,可用化学处理法,把用于环境恢复的化学品水溶液装于消防车水罐,经消防泵加压后,通过水带、水枪以开花或喷雾水流喷洒,或者用活性炭、木屑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也可用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8.应急保障
8.1人力资源保障
企业应保障最基本的人员救护能力,在发生事故时,应保证所有人员能够参与救援,并能保证自身的安全。企业应加强培训,保障员工的紧急事件处置能力,并随时保持安全意识。
8.2资金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处理和救援工作的资金由公司有关部门提出,按规定程序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或予以专项安排。
为确保应急救援的需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配备、更新救援设备,应急培训、演练,应急救援队伍补贴、保险,征用物资的补偿等。经费预算中,预留一部分经费给由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生命、财产受到损失的群众,根据事发地实际情况和省环保部门的要求,公司财政给与适当的补偿。
8.3物资保障
应配备事故应急救援装备设施,根据事故救援的需要和特点,准备有关装备(灭火器材、防护器具等设备设施)。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布局并补充完善应急救援力量;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使用的应急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建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应急物资装备主要包括基本装备、专用装备、图表等。
8.4医疗卫生保障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工作,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转送医院治疗,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的关键。医疗救治要贯彻现场救治、就近救治、转送救治的原则,及时报告救治伤员以及需要增援的急救医药、器材及资源情况。常备应急救援所需的常用药品,必要时报请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救治力量支援。
8.5交通运输保障
企业要掌握一定数量安全系数高、性能好的车辆,确保处于良好状态,进行编号或标记,并制定驾驶员的应急准备措施和征用的启用方案。在预案启动后确保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交通运输工具,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
8.6治安维护
安全保卫队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配合区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管制和治安保障。应急抢险时可向当地公安交警部门申请支援。
1)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避免出现意外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混乱;指挥危害区域人员的撤离、保障车辆顺利通行,指引应急救援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
2)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加强撤离区内和各封锁路口附近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保卫。
8.7通信保障
负有救援保证任务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随时保证通信和信息的畅通,各种联络方式必须建立备用方案,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通讯录。通讯方式如有变更要及时通知预案维护和修订部门。
9.监督与管理
9.1应急预案演练
9.1.1演练分类
(1)桌面演练:由应急组织(机构)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作用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
(2)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主要作用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例如指挥和控制功能演练,其目的是检测、评价多个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指挥与控制和响应能力。
(3)联合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企业根据实际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按企业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
9.1.2演练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内容包括:
(1)事故应急抢险,现场救护,危险区域隔离,交通管制,人员疏散;
(2)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的防护指导;
(3)通讯和报警讯号的联络,报警与接警;
(4)新闻发布和向政府、友邻单位的通报;
(5)事故的善后处理;
(6)当时当地的气象情况对周围环境对事故危害程度的影响。
9.1.3演练人员
演练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
事故应急救援的演练者:主要由绝大部分公司员工组成,直接参加按事故应急程序进行的基本操作;
演练控制人员:主要由副总指挥担任,其要保证事故应急预案得到充分的演练和顺利的进行,回答演练人员的疑问,解决演练出现的问题,监督演练过程的安全;
演练的评价人员:主要由应急专家组和应急指挥中心人员组成,其对演练的每个程序进行评价考核,演练后与事故应急救援人员进行讲评和总结。
9.1.4演练准备
(1)成立演练策划小组
演练策划小组是演练的领导机构,是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指挥部门,对演练实施全面控制,其主要职责如下:
1)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部门;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和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和程度;
2)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
3)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导演和调整计划;
4)检查和指导演练的准备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
5)组织演练总结与评价。
(2)演练方案
根据不同的演练情景,由演练策划小组编制出演练方案,演练情景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注意事项。
1)应将演练参与人员、公众的安全放在首位;
2)编写人员必须熟悉演练地点及周围各种有关情况;
3)设计情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4)情景事件的时间尺度最好与真实事故的时间尺度相一致;
5)设计演练情景时应详细说明气象条件;
6)应慎重考虑公众卷入的问题,避免引起公众恐慌;
7)应考虑通信故障问题。
9.1.5演练总结训练
结束后,各专业救援队伍通过讲评和总结,写出书面报告交副总指挥,副总指挥将上述书面报告汇编成综合报告,对应急救援预案提出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报告内容包括如下:
(1)通过演练主要发现的问题;
(2)对演练准备情况的评估;
(3)对预案有关程序、内容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4)在训练、器材设备方面的改进意见;
(5)演练的最佳时间和顺序。
9.2宣传培训
9.2.1应急培训的要求
(1)针对性:针对可能的事故情景及承担的应急职责,不同的人员应培训不同的内容;
(2)周期性:培训时间相对短,但有一定周期,一般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3)定期性:定期进行技能训练;
(4)真实性:尽量贴近实际应急行动。
9.2.2应急人员的培训
(1)人员分类培训
培训包括应急指挥人员、各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培训。
(2)应急指挥人员培训
向总指挥申请接受应急救援的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1)对本预案体系的培训,主要了解本预案的组成体系;2)应急预案体系的日常管理、建设;3)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协调实施救援。
(3)应急救援专业组人员培训
应急救援专业组人员培训由企业根据专业组内容进行分类别、分工种培训(或委托培训),应根据本预案实施情况每年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有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或应急技能培训。教育、培训应保持相应记录,并做好培训结果的评估和考核记录。
培训内容包括:
1)熟悉本专业组的工作职责;
2)掌握预案中规定的各类抢险操作或作业;
3)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4)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5)防护用品的配戴方法。
9.2.3应急培训的评估
应急指挥人员培训的评估:采取考试、现场提问、沙盘演练操作考核等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应急专业组的培训:培训效果的评估采取考试、现场提问、实际操作考核等方式,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
9.3责任与奖惩
9.3.1奖励
(1)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救援组或个人予以奖励;
(2)及时发现事故或事故隐患的救援队伍或个人予以奖励;
(3)能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工作,对减少损失、防止事故扩大化的专业组和个人予以奖励;
(4)其他有利于应急救援工作表现的救援队伍或个人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决定。
9.3.2惩处
(1)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应急反应迟缓、应急物资不充分、应急组成员严重不足等情况予以处罚;
(2)应急专业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能积极有效的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队伍或个人予以处罚;
(3)未按规定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或处置不当造成事故扩大化的队伍或个人予以处罚;
(4)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信息,未按规定及时发布事故警报的队伍或个人予以处罚;
(5)其他。具体处罚办法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决定。
10.附则
10.1名词术语
(1)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2)环境污染事故(事件)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财富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故(事件)。
(3)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
指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源,以及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危险物质或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4)危险化学品
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5)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6)环境风险源衡量是否构成环境风险源的重点是:发生事故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环境风险源的危险程度由所涉及的危险物质的特性(物质危险性和物质的量)、危险物质存在的安全状态、所处的周边环境状况三个要素决定。
(7)环境保护目标
指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中,需要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中可能受到影响的对象。
(8)应急预案
根据预测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别、环境危害的性质和程度,而制定的应急处理方案。
(9)应急准备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0)应急响应
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11)应急救援
指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12)应急监测
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3)应急演习
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10.2预案解释
本预案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10.3修订情况
在以下情况需重新修订此预案:
a、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b、训练、演习或实际应急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c、组织机构、人员及通讯联络方式发生变化;
d、应急设备和救援技术发生变化;
e、企业厂址、布局、原材料、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发生变化;
f、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
10.4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签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
附件一、应急组织人员名单

组别 姓名 电话
总指挥 祝文才 13979726979
副总指挥 赖启飞 13979741823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刘林洪 13979788904
  组员 游爱华 15179057378
应急监测组 组长 李文军 13407978910
  组员 熊伟 18374834442
安全保卫组 组长 李玉春 13870731090
  组员 曾凡荣 18879724890
医疗善后组 组长 高亮 15216110182
组员 任卫 15216110176
工程抢救组 组长 张卿冰 15879745332
组员 王小华 18270728921
后勤救援组 组长 苏亚兰 13479932779
  组员 陆经兴 15970791315
附件二、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
序号 部门 联系电话
1 章贡区政府 0797-8199918
2 章贡区公安局 0797-8303233
3 章贡区环保局 0797-8685050
4 章贡区消防大队 0797-8158860
5 赣州市人民医院 0797-6120120
6 章贡区安监局 0797-8199340
7 章贡区交通运输局 0797-8153256
8 赣州市环保局 0797-8172620
9 赣州市消防支队 0797-8158865
附件三、周边村组人员通讯录
姓名 居住村组 联系电话
许运清 车头组 13970702086
赖丁贵 车头组 13479909864
林英 桥头坞 18370784951
卢致南 桥头坞 13479960864
 
附件四、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序号 设施、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单位 设施、装备、物质状态 安装、存放位置
1 4KG干粉灭火器 60 备用良好 各车间、办公室
2 4KG二氧化碳灭火器 7 备用良好 各车间
3 30KG干粉灭火器 1 备用良好 纯化车间
4 铁锹 10 备用良好 各车间
5 防毒面具 4 备用良好 应急柜
6 防化服 1 备用良好 应急柜
7 防酸手套 5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8 防酸雨鞋 3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9 防酸围裙 2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10 担架 1 备用良好 仓库
11 应急泵 3 备用良好 辅助车间
12 防尘口罩 10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13 防护面罩 5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编制说明
1编制过程概述
2018年9月,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编制《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编制工作开始前,编制单位及公司成立了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任务和时间安排,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公司基本情况资料,进行了现场勘查,通过分析和论证,对公司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出公司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并对环境风险进行分级,编制了《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在调查、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的事故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估了公司的应急能力,对有待改进之处提出了完善建议。
在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
2018年10月《预案》初案编制完成,经公司内部多次研讨修改,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形成了预案评审稿。于2018年10月组织召开《预案》评估会。会后,预案编制工作组根据专家评估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再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2重点内容说明
在内容结构上,《预案》包括则、企业概况、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环境风险分析、企业内部预警机制、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监督与管理、附则、附件与附图。其中:
总则部分包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和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部分建立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领导、员工组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明确了应急指挥机构和各工作组应该承担的职责,确保紧急状态下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各项救援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预防与预警机制部分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各危险源的监控提出明确要求,对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对预警级别的确定、预警的发布和解除进行了规范。
应急处置部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对指挥与协调、疏散隔离、应急人员安全防护、受伤人员救治、应急监测、信息发布及应急结束等环节做出了相应规定。
保障措施部分建立了预案实施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医疗保障和交通运输保障。
3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
《预案》评审前,在公司内部广泛征求意见,收到了若干关于完善应急预案的意见,预案编制工作组采纳了这些意见,对《预案》进行了完善。
4评审情况说明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在赣州市章贡区组织了《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称预案)专家评审,邀请了刘国平、刘建明、陈泽堂等组成评估小组。专家及代表了解了企业现场和相关环保设施、听取了应急预案编制情况的汇报、审阅了应急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经认真讨论与评议,形成技术评审意见。
1.该预案基本符合国家和省市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形式要素规范完整,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风险防范措施、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程序和应急保障措施等内容实用可行,对于指导企业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进一步完善后可向环境保护部门备案。该预案定量打分结果为:83.8分。
2.建议: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描述,补充说明本预案于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等其他预案的衔接关系、与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等。
2、应急组织机构建立AB岗制度,确保随时有人负责。
3、应急响应的代表颜色分配不合常规,应予以修改。
4、周边社会环境状况应包括周边村庄、居民社区,并明确应急联系人、联系电话。
5、明确应急监测方案中的监测项目、监测设备。
6、环境风险物质设别应对照《企业突发环境风险事件风险分级方法》中附录A“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核实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7、补充列明国内外同类企业的突发环境信息。
8、应急物资的储存地点要详细并附图说明。
9、完善企业内部事件信息报告内容。
会后,编制小组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对预案进行了修改,再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报送章贡区环保局备案。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
 
 
 
 
目录
目录 II
1.前言 3
2.总则 4
2.1编制原则 4
2.2编制依据 4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6
3.1企业基本信息 6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8
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8
3.4生产工艺 10
3.5安全生产管理 11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1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2
4.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15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15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16
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8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19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风险措施差距分析 21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21
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21
5.3环境应急资源 23
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3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5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6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7
7.1大气环境风险等级 28
7.2水环境风险等级 29
7.3环境风险等级确定与调整 30
附图与附件 30

 

1.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是国家为贯彻落实“为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落实企业突发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方针,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管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是现代化环境保护管理之一。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钕铁硼废料回收处理生产,主要建设构筑物包括生产车间、原料储罐区、固废暂存区、污水处理区等。其生产中所使用的危化品泄漏事故以及“三废”事故排放存在环境污染风险。
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调查与评估,能为贯彻落实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可以掌握自身环境风险状况,夯实政府环境应急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质量,遵循政府监督、企业主体、专业服务、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为企业环境风险监管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大幅度降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目标。
2.总则
2.1编制原则
本报告以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过程和事故状态下产生的污染物作为评估重点,以与环境风险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导则和治理技术为依据,编制全面、具体且具有代表性的风险评估报告。本报告主要针对于企业生产过程和事故状态发生的环境事件的风险评估,根据对已有具体事件的案列分析总结,同时结合时间与空间上转变假定和设想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对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出企业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2.2编制依据
2.2.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5)《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
(7)《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2013年3月1日;
(8)《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
(9)《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5月1日;
(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7号),2015年4月16日;
(1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
(12)《2018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13)《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的通知》(赣市环监字[2018]7号)。
2.2.2技术指南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2014年4月3日;
(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3)《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9日;
(4)《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2.2.3标准规范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
(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
(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
(10)《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2005]272号;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1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2.4其他文件
(1)《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及批复;
(2)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技术文件。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3.1企业基本信息
3.1.1企业概况
委托单位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并按照“招拍挂”程序在赣州市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取得生产用地;2012年,公司一期项目竣工,完成钕铁硼废料回收处理生产线及相应环保、办公、生活等设施建设,形成年处理钕铁硼废料3000吨、年产氧化稀土684吨的生产能力。该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厂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6′15″,北纬25°55′56″,公司总投资2428.6万元。公司现有规模为年处理钕铁硼废料3000t,年产氧化稀土约684t。
现有工程总占地面积16662.9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为一条钕铁硼废料回收生产线以及相应的环保、生活办公设施。
企业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1-1  企业基本信息一览表

单位名称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60702727767421F 法定代表人 祝文才
单位所在地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 经度坐标 114°56′15″
纬度坐标 25°55′56″
所属行业 C3232 稀土金属冶炼 建厂时间 2001年7月
企业规模 年处理钕铁硼废料3000t,年产混合氧化稀土约684t。 联系方式 赖先生
13979741823
占地面积 16662.9m2 职工人数 50人
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1.2自然地理概况
公司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年风向玫瑰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等自然概况见表3.1-2。


表3.1-2  所在地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自然概况

类别 概况
地形
地貌
赣州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站全市土地面积的83%。土壤多偏酸性,丘陵地以紫色粘性为主,沿江平原多由粘土、粉沙和沙砾组成的冲积土。地下水位平均在-4.0~-8.0m,最高洪水位:106.50m(中州—新吴淞高程系),基本地震烈度:4.75级。
此次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经度坐标114°56′15″′纬度坐标25°55′56″。
气候
类型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冬夏季风明显、气候温暖湿润、日照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19.3℃,一月平均气温7.9℃,七月平均气温29.5℃,极端最低气温—6.0℃(1995),极端最高气温41.2℃(1953年),年平均无霜期287天。
项目所在地全年以ENE(东北偏东)风为主导风向,其出现频率为9.8%,次主导风向为NNW(西北偏北),出现频率为9.5%;最小频率的风向出现在SE(东南)方位,仅为1.4%。全年静风出现频率为29.9%。年平均风速为1.63m/s。年降雨量1400mm~1800mm之间,日最大降雨量:200.8mm(1961.5.16),相对湿度:76%。
风向玫瑰图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 洪水,赣州市自然灾害以洪水发生频率大,危害最严重。赣州境内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2%,各方河流之水汇向赣州盆地,常形成洪涝灾害。
地震,赣州地处大余—兴国北东向主干断裂带中段,但震中位置多在周围各县(市),水西镇基本烈度为4.75级。
3.1.3所在地环境质量等级
企业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按照企业项目环评所确定的执行标准,企业所在地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纳污水体位于III类水质区,保护等级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类标准。
表3.1-3  企业所在地环境质量等级

所在地环境质量等级 地表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标准
大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类区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3.2.1周边社会环境状况
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周边社会环境状况如下。
3.2-1  周边社会环境状况

序号 周边企业名称 方位、距离 应急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赣州天和永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东侧500米 曾荣元 13407976118
2 赣州鸿富新材料有限公司 北侧紧邻 肖伟鸿 15907974566
3 赣州赣锡工贸有限公司 西侧紧邻 梁文忠 13319491631
 
3.2.2环境敏感区域
企业周边大气环境敏感区域受体见表3.2-2。企业周边水环境主要为赣江。
表3.2-1  企业周边环境受体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性质 规模( 距离(m)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1 车头组 西 居民点 236 16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
2 桥头坞 居民点 183 800
水环境 1 赣江 河流 大型 1500 III类水体
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3.3.1环境风险单元
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查,可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单元主要有危化品罐区、危化品仓库、污水处理站。其中风险单元的具体情况见表3.3-1所示
表3.3-1  环境风险单元情况

环境风险单元 主要涉及的化学物质及危废物 物质最大储存量(t) 包装规格或单件重量(t) 描述(用途、危险特性等)
原料储存区 31%盐酸 40 玻璃钢储罐(50m3储罐2个)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液碱 40 铁质储罐(50m3储罐1个)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气体
草酸 20 编织袋包装(25kg编织袋2袋) 作稀土沉淀剂使用。学名乙二酸,化学式HOOC-COOH,有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及腐蚀作用,极易经表皮、粘膜吸收引起中毒。
P507-萃取剂 200Kg塑料桶装 做萃取剂使用,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用于稀土元素和有色金属的萃取分离,进入人体能引起中毒。
煤油 200Kg塑料桶装 一般属微毒-低毒。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一般有吸入气溶胶或雾滴引起粘膜刺激。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口服煤油时可因同时呛入液态煤油而引起化学性肺炎。
过氧化氢 2 25kg桶装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高浓度过氧化氢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该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68%硝酸 2 25kg桶装 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溶液及硝酸蒸气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硝酸气雾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肿。
3.3.2环境风险物质
根据化学品的有毒有害特性筛选出可能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再对其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征进行分析,初步筛选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3-2  企业危化品理化性质一览表

名  称 分子式 危规号 物化特性 燃烧爆炸性 毒性毒理
31%盐酸 HCl 81013 分子量36.46,蒸汽压 30.66kPa(21℃),熔点:-113.8℃/纯,沸点:108.6℃/20%,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与水混溶,溶于碱液;稳定,相对密度(水=1)1.20;相对密度(空气=1)1.26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
煤油 C15H32 / 煤油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略具臭味。沸程180~310℃(不是绝对的,在生产时常需根据具体情况变动),凝固点: -47℃(-40℃for JET A)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密度0.8g/cm³。 熔点-40℃以上。运动黏度40℃为1.0~2.0mm²/s。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68%硝酸 HNO3 81002 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正常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能与水混溶。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 吸入硝酸气雾产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眼和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3.4生产工艺
①钕铁硼废料回收生产原理及工艺概述:首先是经酸溶、草酸沉淀得到草酸稀土。然后草酸稀土经过灼烧得到产品镨钕镝铽混合氧化物,氧化物采用P507-煤油-HCl体系萃取,得到单一氧化稀土,再经灼烧得到产品-稀土氧化物。
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3.4-1  项目钕铁硼废料回收生产工艺流程图
3.5安全生产管理
3.5.1安全生产许可情况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二条中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没有涉及的行业、企业不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故企业不需要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3.5.2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四条指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非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故无需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
3.5.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
依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辨识,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临界量见表3.5-1所示。
表3.5-1  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化品 最大储存总量(t) 临界量(t) 最大储存总量
/临界量Q
煤油 5 2500 0.0006
经计算q1/Q1+q2/Q2+…+qn/Qn=0.58<1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企业不存在重大危险源,故企业不需要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
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3.6.1截流措施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单元为危化品罐区、危化品仓库、危废暂存库、污水处理站。各环境风险单元截流措施如下表3.6-1所示。
表3.6-1  措施情况

名称 采取的截流措施名称 围堰/防火堤外是否设切换阀 该截流措施配置及管理情况(切换阀通向,日常管理情况等)
危化品罐区 围堰 企业定期巡查,发现液体泄漏时,将及时进行收集处置
危化品仓库 储存液体化学品处设置围堰 定期巡查及管理,杜绝事故隐患
危废暂存库 导流沟 定期巡查及通知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
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池四壁和池底按重点防渗要求防渗 废水总出口设置阀门 定期对项目废水排放情况进行例行监测,将不达标废水直接引入应急事故池或返回废水调节池,及时找出原因。
 
3.6.2事故排水收集措施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设有1座事故池,具体设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3.6-2  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情况

事故排水收集措施名称 该措施可收集哪些场所的泄漏物和消防水 该措施的容积(m3 该截流措施配置及管理情况描述(收集事故废水的方式、是否配置抽水设施并与污水管线连接,是否配置预处理设施等)
事故池 厂区 300m3事故池1座 通过引流或水泵收集,再送至收集池或事故池
 
3.6.3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
企业采用雨污分流制系统,厂区四周围墙内设有排水明沟,排水沟能够接企业各个构筑物周围的雨水,共设有1个雨水排放口,在事故状态可及时关闭雨水阀,同时可将事故水泵入事故收集池储存,阻止事故污水进入市政管网,进入外环境周边水体。
3.6.4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
企业无清净下水。
3.6.5生产废水系统防控措施
企业设有污水处理站,全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由总排口外排,总排口设有废水截水阀,可阻止未达标废水进入外环境。
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3.7.1企业应急物资清单
为保障应急需要,企业在装置区适当部位设置应急器材,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企业的应急储备包括消防器材、应急抢险器材、个人防护用品等,详细的物资清单见表3.7-1。
表3.7-1  应急物资清单表

序号 设施、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单位 设施、装备、物质状态 安装、存放位置
1 4KG干粉灭火器 60 备用良好 各车间、办公室
2 4KG二氧化碳灭火器 7 备用良好 各车间
3 30KG干粉灭火器 1 备用良好 纯化车间
4 铁锹 10 备用良好 各车间
5 防毒面具 4 备用良好 应急柜
6 防化服 1 备用良好 应急柜
7 防酸手套 5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8 防酸雨鞋 3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9 防酸围裙 2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10 担架 1 备用良好 仓库
11 应急泵 3 备用良好 辅助车间
12 防尘口罩 10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13 防护面罩 5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3.7.2应急组织架构
公司应急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和各应急小组构成。应急领导机构由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内部主要职能部门领导、以及在环保应急方面的专家组成。各应急小组则根据公司职能部门的职能,从各部门选拔能力突出的人员构成。
应急领导机构和各应急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见图3.7-1和表3.7-2。

图3.7-1应急组织体系架构图
3.7.3企业标识系统
企业在各罐区张贴了安全警告标识,对各种危险化学品也设置了安全警告牌,警示牌附有各危化品的危险信息、急救措施、泄漏处理以及负责人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3.7.4外部应急联系
企业外部应急情况见表3.7-3
表3.7-2  各小组应急救援机构联系人

组别 姓名 电话
总指挥 祝文才 13979726979
副总指挥 赖启飞 13979741823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刘林洪 13979788904
组员 游爱华 15179057378
应急监测组 组长 李文军 13407978910
组员 熊伟 18374834442
安全保卫组 组长 李玉春 13870731090
组员 曾凡荣 18879724890
医疗善后组 组长 高亮 15216110182
组员 任卫 15216110176
工程抢救组 组长 张卿冰 15879745332
组员 王小华 18270728921
后勤救援组 组长 苏亚兰 13479932779
组员 陆经兴 15970791315
表3.7-3  企业外部应急情况
序号 部门 联系电话
1 章贡区政府 0797-8199918
2 章贡区公安局 0797-8303233
3 章贡区环保局 0797-8685050
4 章贡区消防大队 0797-8158860
5 赣州市人民医院 0797-6120120
6 章贡区安监局 0797-8199340
7 章贡区交通运输局 0797-8153256
8 赣州市环保局 0797-8172620
9 赣州市消防支队 0797-8158865
表3.7-4  周边村、组人员通讯录
姓名 居住村组 联系电话
许运清 车头组 13970702086
赖丁贵 车头组 13479909864
林英 桥头坞 18370784951
卢致南 桥头坞 13479960864
 
 
4.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基于企业现有风险物质、风险单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现状、工艺危险性特征、以往案例经验等,开展企业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1)情景设定基本原则
A.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的企业应选择至少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开展最坏事件情景分析;
B.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选择至少一种有毒有物质开展最坏事件情景分析;
C.存在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大于等于1的风险物质或风险单元的,应对涉及到的每一种风险物质或每一个风险单元开展最坏事件情景分析;
D.最坏事件情景中,会影响到外环境的事件,应开展选择性事件情景分析;
E.最坏事件情景中,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及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单元的选择应以对环境的危害最大为原则;
F.最坏事件情景中,同类污染物存在于不同风险单元,对同一环境要素的影响,可只针对事件影响最大的一个风险单元进行情景分析;
G.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其他风险物质或风险单元开展最坏事件情景分析或可选择性事件情景分析。
(2)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
表4.1-1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编号 情景类形 典型事件 公司发生几率
情景1 泄漏事件 泄漏 易发生风险事故;公司有液碱、盐酸储罐,所以发生泄漏事故的可能性较大。项目设有危废仓库若干,有一定几率发生危废仓库存储不当引发的危废泄漏。
情景2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雨水阀门维修保养不及时、年久失修等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存在失灵或非正常操作的可能性小,企业主出入口设置雨水阀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可进行关闭。
情景3 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如:污水处理站停运、废气处置设施失效 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水经厂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气,公司设置了布袋除尘器和喷淋装置等措施,所以此类情景发生情况较小。
情景4 违法排污 如:废水偷排 公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外排,除此之外公司建有系统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及专门的部门,定期请有资质部门检测,所以情况发生几率较小。
情景5 火灾事故 如:化学品火灾 化学品泄漏造成火灾事故,但火灾事故发生概率较小。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4.2.1筛选最大可信事故
根据分析,企业项目可能发生的最大可信事故有:泄漏事故、火灾事故、废气排放事故、废水排放事故。
4.2.2泄漏事故
盐酸采用50m3玻璃钢储罐、液碱采用50m3铁质储罐常温常压贮存。
泄漏速率:盐酸、液碱以液态形式储存于容器内内,液体泄漏速率公式如下
式中:

式中:QL—液体泄漏速率,kg/s;
Cd—液体泄漏系数,取0.62;A—裂口面积,m2;ρ—泄漏液体密度,kg/m3;P—容器内介质压力;
P0—环境压力,Pa;g—重力加速度,9.8m/s2。h—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根据上面公式计算液体泄漏量如下表4.2-1。储罐泄漏以30min计。
经上式计算可得一下结果:
表4.2-1  设定泄漏量计算表

参数 Cd ρ A P P0 g h QL
盐酸 0.62 1200 1.0×10-5 1.013×105 1.013×105 9.8 0.1 0.010
 
挥发速率:因液碱不易挥发,故此处仅针对盐酸泄漏计算挥发源强。
液体蒸发——包括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
项目所用盐酸常温液体,沸点分别为108.6℃,大于环境温度,因此,泄漏后不会产生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泄漏后在周围形成液池,而挥发主要是液池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造成大气污染。依据风险评价导则,质量蒸发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Q=a×p×M/(R×T0)×u(2-n)/(2+n)×r(4+n)/(2+n)
式中:Q——质量蒸发速度,kg/s;a,n——大气稳定度系数,取值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附录表4.2-2;
表4.2-2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

稳定度条件 α
不稳定(A,B) 0.2 0.003846
中性(D) 0.25 0.004685
稳定(E,F) 0.3 0.005285
 
p——液体表面的蒸汽分压,Pa;M——摩尔质量,kg/mol;R——气体常数,J/mol.K,8.314;T0——环境温度,293K;u——液池表面风速,m/s,r——液池半径。
计算结果见表4.2-3。
表4.2-3  盐酸泄漏挥发速率计算汇总

物质 气象条件 挥发时间(min) 计算参数 挥发速率(kg/s)
盐酸 B 3.0m/s 10 液体表面蒸汽压:2093.26Pa
分子量:36.5g/mol
液池半径:1.5m
0.0064
1.5m/s 0.0034
D 3.0m/s 0.0074
1.5m/s 0.0041
E 3.0m/s 0.0080
F 1.5m/s 0.0045
0.5m/s 0.0021
 
4.2.3火灾事故
因泄漏而诱发火灾事故,项目原辅材料中涉及煤油,上述物质的主要化学组成为硫、氢、氧、氮类化合物等物质。在充分燃烧的条件下,主要产生的物质为二氧化硫,水,氮氧化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当燃烧不完全时,主要影响环境的物质为二氧化硫,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火灾伴生/次生中二氧化硫产生量的计算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09版),计算公式为:
GSO2=2BS
式中:GSO2——二氧化硫排放速率,kg/h;B——物质燃烧量,kg/h;S——物质硫含量,%。
4.2-4  火灾产生的CO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的距离

气象条件 最大落地浓度 LC50出现的最大距离(m) IDLH出现最大距离(m)  
稳定度 风速(m/s) 浓度(mg/m3) 距离(m)  
B 3.0 32.5996 21.8 / /  
1.5 11.6135 45.7 / /  
0.5 18.8995 4.1 / /  
D 3.0 20.4374 49.4 / /  
1.5 9.1089 112.6 / /  
0.5 10.8757 11.5 / /  
F 3.0 9.0421 175.4 / /  
1.5 11.0818 233.6 / /
0.5 0.1505 70.2 / /
 
上述预测结果表明,事故持续时间10min,半致死浓度出现的最大距离,影响的最大距离在233.6m以内。在火灾结束后,影响会逐渐减弱、消失。
4.2.4废气排放事故
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的烟团模式,对盐酸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氯化氢进行大气扩散分析。

式中:C--下风向地面坐标处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mg.m-3);
--烟团中心坐标;
Q--事故期间烟团的排放量;
σX、、σy、σz——为X、Y、Z方向的扩散参数(m)。常取σX y
表4.2-5  盐酸泄漏事故的最大影响范围

气象条件 挥发速率(kg/s) 最大落地浓度 LC50出现的最大距离(m) IDLH出现最大距离(m)
稳定度 风速(m/s) 浓度(mg/m3) 距离(m)
B 3.0 0.0064 0.2791 184.8 / /
1.5 0.0034 0.2541 200.6 / /
D 3.0 0.0074 0.2961 284.8 / /
1.5 0.0041 0.2833 308.4 / /
E 3.0 0.0080 0.2088 597.4 / /
F 1.5 0.0045 0.2086 933.3 / /
0.5 0.0021 0.0126 301.3 / /
由表4.2-5的预测结果可知,在所有的气象组合下,最大落地浓度达到LC50和IDLH限值的情况均未出现,风险水平可接受。
4.2.5废水排放事故
当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时,生产废水处理效率为0%,项目外排废水量为39.03m3/d,废水量排放较小,对纳污水体影响较小。
 
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4.3.1事故风险向环境扩散的途径分析
表4.3-1  事故情况下污染物转移途径及危害形式

物质 事故类型 污染物转移途径 危害物质/形式 危害后果
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 泄漏 大气扩散 盐酸、液氨 根据预测,不会对周边影响
可能通过生产排水雨水排水消防水排水 危险有机化学品 对水体污染
生产废水 超标排放 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ODCr、氨氮等 对水体污染
 
4.3.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分析
(1)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泄漏,立刻通知管理人员,并根据泄漏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如用干抹布或沙土对泄漏物防止泄漏物扩散,降低危害,减少损失。对于火灾事故,生产车间和化学品库均配备了灭火器以及黄沙箱,一旦发现事故烟雾后,使用灭火器等应急设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持续时间,减少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量。
(2)配备专职人员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影响程度。一旦危化品仓库发生火灾事故,要求厂区职工在处理事故和进入现场抢救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避免直接吸入或接触污染物。若发生吸入中毒者,应立即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发生呼吸衰竭者给予心脏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经现场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3)对于事故消防废水,进行导流和收集,事故及消防废水经收集设施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处理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能有效杜绝企业在事故发生时,对周边水体产生的环境影响。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事故中发生次生作用,主要决定于物质性质和事故类型。物质性质是指事故中物质可能通过氧化、水解、热解、物料间反应等过程产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事故类型的不同,可能产生相应的上述过程不同,如燃烧可能产生物料氧化、热解过程,泄漏冲洗可能发生水解过程、物料不相容过程等。
(1)对大气的影响
根据4.2.3章节预测结果可知,盐酸发生泄漏时,在所有的气象组合下,最大落地浓度达到LC50和IDLH限值的情况均未出现,风险水平可接受。
(2)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
一旦由于环境风险单元发生泄漏事故,为防止泄漏物对地表水产生污染,企业应及时关闭阀门。
企业在发生事故时,废水直接引入事故池,当储罐发生泄漏,或引发火灾事故,由此产生的泄漏液体或消防污水可先排放于该区域,经合格检测后方可纳管排放否则当做危废处置。
企业事故情况下第一时间关闭雨水阀门和废水总阀门。消防废水引入事故池,不进入河道,消防废水经检测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若不合格,则委托环保公司于现场进行污水处理合格后纳入污水管网排放。
5.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风险措施差距分析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表5.1-1  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制度情况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 建立、落实情况及差距说明 是否需要整改 整改期限
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 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制度 企业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应急预案,但暂未建立相关危化品操作规程 3个月内
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 企业暂未建立重点岗位责任机构 3个月内
定期巡检和维护责任制度 环境风险单元暂未建立每日巡检制度 3个月内
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 环评中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落实情况 公司落实了环评批复中的各项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 /
环评批复中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落实情况 公司落实了环评中涉及的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要求 /
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表5.2-1  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是否配置 有否符合设计规范 容积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有专人负责措施的运行和维护 配置情况及差距说明 是否需要整改 整改期限
水环
境风
险防
截流措施 企业截流措施完善,但需加强管理及定期巡查 /
事故排水收集措施 企业在厂区内设有1座300m3事故池,满足相关收集要求 /
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 无清净下水排放。
雨水系统防控措施 企业主出入口处设有雨水阀门,出现事故时,可及时关闭,同时可将事故水泵入事故收集池储存 /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 生产废水经管道收集后,进入公司设置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处理后外排,定期对项目废水排放情况进行例行监测,将不达标废水直接引入应急事故池或返回废水调节池,及时找出原因。
大气
环境
风险
防控
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 企业设有喷淋系统等废气处理装置,能满足企业要求 /

5.3环境应急资源
表5.3-1  企业环境应急资源情况

应急资源 配置现状 需要补充的应急资源 整改期限
应急物资 企业配备了应急物资,具体见表3.7-1 /
应急救援队伍 公司设立了应急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分工程抢险组、后勤救援应急监测组、通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医疗善后组 /
 
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16年5月30日13时30分左右,位于慈溪市宗汉街道的慈溪市兴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事故经过
2016年5月30日下午,慈溪市兴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朱成杰、李勇按照公司规定上班后,开始按照岗位职责工作。13点20分左右,朱成杰(事故车间主任,事故烧伤者,男,住安徽濉溪县南坪镇朱口村朱口庄街南127号,身份证号:34062119781011569X)向李勇(事故车间员工,事故死者,男,住安徽濉溪县南坪镇朱口村小李庄10号,身份证号:340621199204205651)交代完用振动筛分机筛钕铁硼粉末的操作注意事项后离开,去准备晚班需要完成的工作。13点30分左右,朱成杰回到振动筛分机前,发现李勇站在登高架上,为使上料瓶内材料下落到振动筛分机内正在敲打上料瓶,朱成杰同时发现上料瓶和振动筛分机之间的软管膨胀的厉害,朱成杰马上要求李勇减小上料瓶内的氮气压力,约2秒后,软管突然爆裂,钕铁硼粉末从软管内喷了出来,喷到朱成杰和李勇身上,李勇离软管较近,身上的粉末多一点,粉末遇空气迅速自燃,朱成杰和李勇马上向外跑,在门口的水洼处本能的打了滚试图把身上的火灭掉,然后马上跑到公司内一水池内。120救护车赶到后,二人被送往宁波113医院抢救,李勇由于伤势过重,于6月3日19点40分左右死亡,朱成杰正在进一步治疗中。
综上,李勇使用振动筛分机作业时,由于粉末堵塞,致使用于保护的氮气无处可泄,压力增大,链接软管爆裂,突然喷出的钕铁硼粉末喷到李勇和朱成杰身上,失去氮气保护的钕铁硼粉末遇空气自燃,导致李勇被烧伤医治无效于6月3日19点40分左右死亡,导致朱成杰受伤,还在进一步治疗中。
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李勇岗位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欠缺,由于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压力过大,软管爆裂,钕铁硼粉末喷到自己和朱成杰身上后,迅速自燃,导致自己被烧伤医治无效死亡、朱成杰受伤。
2、间接原因
①慈溪市兴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到位;未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②胡建贞,慈溪市兴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未能按《安全生产法》规定,有效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③霍海滨,慈溪市兴发磁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排查整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事故性质
综上分析,本起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本企业虽然没有发生过泄漏、超标排放等事故,但为了预防为主,企业针对防止类似事件发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1)针对化学品泄漏事件,公司对于化学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及废弃均有明确的管理制度,运输人员需具备相应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和泄漏处置等专业知识,同时负责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的工作人员应了解化学品特性和储存技术,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还配备了必须的应急处置设施和防护装备。
(2)对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公司在其储存仓库分类存放,并张贴标识。危废库进行防渗、防漏、防风、防雨处理。若发生泄漏事件,采用黄沙等应急物资进行应急处置。
(3)厂区雨、污分流,并且纳管排放。
(4)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培训演练。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针对上述排查的每一项差距和隐患,根据其危害性、紧迫性和治理时间的长短,提出需要完成整改的期限,分别按短期(3个月以内)、中期(3-6个月)和长期(6个月以上)说明需要整改的项目内容。
表5.5-1  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汇总
 

整改项目 目前存在问题 整改目标 涉及整改的风险单元 环境风险物质
时限 类别
短期项目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急标识系统不完善 完善各个风险源的管理制度 管理、厂区范围内 /
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未建立 建立责任组织机构,明确重点岗位职责 厂区 /
长期项目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不完善;应急物资分配不合理;员工培训不到位 加强各个风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各个风险源中应急物资的合理性,如风险单元处配置应急物资;保证各个风险源防控设施的可用性;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开展应急演练 厂区内 /

6.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企业为已建项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整改项目,并建议整改时限。
表6-1  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整改内容及实际计划

整改项目 目前存在问题 实施计划
目标 完成时间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应急标识系统不完善 完善各个风险源的管理制度 2019年1月前
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岗位的责任人或责任机构未建立 建立责任组织机构,明确重点岗位职责 2019年1月前
日常管理不完善;应急物资分配不合理;员工培训不到位 加强各个风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各个风险源中应急物资的合理性,如风险单元处配置应急物资;保证各个风险源防控设施的可用性;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开展应急演练 长期
 
7.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其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这是实现分级管理和重点管理的基础。环境风险等级高低与企业设计的化学物质及其存在量、生产工艺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有关,是企业的固定属相。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物质的量、选择风险低的替代品、提高风险防控水平等措施来减低风险。
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中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风险评估程序见图7.1-1。
 
图7.1-1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流程示意图


7.1大气环境风险等级
本企业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为盐酸和煤油,其中盐酸(浓度37%或更高)属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中的第三类风险物质,煤油属于附录A中的第八类风险物质,这两类物质均属于涉气风险物质,由于项目使用的盐酸浓度为31%,<37%,因此企业根据煤油的存在量进行大气环境风险等级评定。
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燃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大气环境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计算涉气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年度内最大存在量计算)与其在附录A中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w1/W1+ w2/W2+………+ wn/Wn
式中:
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
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当Q≥1时,将Q值划分为:①1≤Q<10、②10≤Q<100、③Q≥100,分别以Q1、Q2、Q3表示。
企业危险物质存在量和临界量见表7.1-1所示。
表7.1-1  涉气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原料名称 年用量 存在量qn 临界量Qn qn/Qn
煤油 5 0.5 2500 0.0002
硝酸 15 3 7.5 0.4
综合指数∑q/Q=0.4002
 
综上所述,企业Q值属Q<1,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7.1.2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确定
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征分为两种情况:
(1)Q<1时,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示为“一般-大气(Q0)”。
(2)Q≥1时,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示为“环境风险等级-大气(Q水平-M类型-E类型)”。
7.2水环境风险等级
本企业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为盐酸和煤油,其中盐酸(浓度37%或更高)属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附录A中的第三类风险物质,煤油属于附录A中的第八类风险物质,这两类物质均属于涉气风险物质,由于项目使用的盐酸浓度为31%,<37%,因此企业根据煤油的存在量进行水环境风险等级评定。
判断企业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燃料、“三废”污染物等是否涉及水环境风险物质(混合或稀释的风险物质按其组分比例折算成纯物质),计算涉气风险物质在厂界内的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年度内最大存在量计算)与其在附录A中临界量的比值Q。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
(2)当企业存在多种风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Q=w1/W1+ w2/W2+………+ wn/Wn
式中:
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
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当Q≥1时,将Q值划分为:①1≤Q<10、②10≤Q<100、③Q≥100,分别以Q1、Q2、Q3表示。
企业危险物质存在量和临界量见表7.1-1所示。
表7.2-1  涉水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原料名称 年用量 存在量qn 临界量Qn qn/Qn
煤油 5 0.5 2500 0.0002
硝酸 15 3 7.5 0.4
综合指数∑q/Q=0.4002
 
综上所述,企业Q值属Q<1,以Q0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7.2.2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征
企业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征分为两种情况:
(1)Q<1时,企业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示为“一般-水(Q0)”。
(2)Q≥1时,企业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表示为“环境风险等级-水(Q水平-M类型-E类型)”。
7.3环境风险等级确定与调整
7.3.1风险等级确定
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以企业突发大气环境事件风险和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等级高者确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本企业大气环境风险等级为一般,水环境风险等级为一般,因此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为一般。
7.3.2风险等级调整
此次项目不属于近三年内因违法排放污染物、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等行为受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处罚的企业,无需在已评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基础上调高一级。
7.3.2风险等级调整
此次项目同时涉及突发大气和水环境事件风险,风险等级为一般[一般-大气(Q0)+一般-水(Q0)]。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编制单位: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二〇一八年十月

目录
目录 2
1.资源调查目的 3
2.工作原则 4
3.资源调查 5
3.1 应急组织机构 5
3.2 资金保障 7
3.3 应急物资保障 7
3.4 事故应急缓冲设施 7
4.建议 8
 
 
 
 
 

 

1.资源调查目的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威胁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其危害性制约着生态平衡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的需要我们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
当事件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惟一手段。
应急资源是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基础。目前大部分企业自身应急资源不足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若不开展应急资源调查,则无法对应急人力、财力、装备进行科学地调配和引进,据此编制本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工作原则
本编制原则主要以预防、控制企业突发性环境事件风险为目的,以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应急资源作为调查重点,编制具有真实、可靠性的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3.资源调查
3.1 应急组织机构
3.1.1应急组织架构设置
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更好地应急突发环境事件,组建了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应急组织体系架构如下所示。
3.1.2 应急人员构成

图3-1 应急组织架构
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全企业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应急措施方案进行相应的应急工作。
具体应急救援人员名单见表3-1。
表 3-1  应急救援人员名单

组别 姓名 电话
总指挥 祝文才 13979726979
副总指挥 赖启飞 13979741823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刘林洪 13979788904
组员 游爱华 15179057378
应急监测组 组长 李文军 13407978910
组员 熊伟 18374834442
安全保卫组 组长 李玉春 13870731090
组员 曾凡荣 18879724890
医疗善后组 组长 高亮 15216110182
组员 任卫 15216110176
工程抢救组 组长 张卿冰 15879745332
组员 王小华 18270728921
后勤救援组 组长 苏亚兰 13479932779
组员 陆经兴 15970791315
3.1.3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及各应急救援队伍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主要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岗位的组成和分工见表3-2。
表3-2  应急队伍的应急职责

应急小组 负责人 应急职责
工程抢险组 张卿冰 (1)检查各消防设施的日常情况,确保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进行火情侦察,查清燃烧位置、燃烧物质、燃烧范围及火灾类型,了解火势情况,查清是否有人被围困,并及时抢救;
(3)负责现场指挥灭火战斗或配合上级消防队进行灭火;
(4)消防灭火过程中注重对消防废水的控制,避免事故废水四处扩散;
(5)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协调、技术支持,按实检查分析和判断处理事故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制定抢险方案,指挥现场抢险工作。
(6)根据上级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
(7)根据上级指令,负责生产工艺的调整,开停机操作等生产工作;
后勤救援组 苏亚兰 (1)负责应急时的后勤保障工作;
(2)负责事故现场所需设备、材料的供应;
(3)负责车辆的安排和调配;
(4)负责抢救物资的供应,保证抢救物资、资金及时到位。
应急监测组 李文军 (1)负责对处理系统的水质进行监测,对出水水质进行持续观察;
(2)负责对大气污染物质的跟踪监测工作;
(3)及时做好应急监测的数据统计;
(4)协助监测站、环保局的应急监测工作。
通讯联络组 刘林洪 (1)及时与相关部门及医疗部门沟通;
(2)事故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启动应急通讯设施,保证公司内外通讯畅通无阻。
安全保卫组 李玉春 (1)划分危险隔离区,设置警示标牌与警戒线;
(2)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维护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与车辆进入;
(3)负责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合理进入事故现场;
(4)负责应急物资的保卫工作;
(5)负责现场治安巡逻,保护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
(6)负责组织、引导危险区域人员疏散撤离工作,并对事故现场以及周边人员进行人数清点,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医疗善后组 高亮 (1)事故发生时负责携带医疗急救设备以及个人防护设备赶往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医疗救护;
(2)及时将受伤人员救护情况向上级报告;
(3)负责保护、转送事故中的受伤人员;
(4)根据人员伤亡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请求支援;
(5)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与接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急救工作。
 
 
3.2 资金保障
(1)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投入资金进行编制应急预案,并备有了应急救援器材。
(2)赣州湛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宣传培训工作。
3.3 应急物资保障
企业在日常的运营管理中,设有相关应急系统及常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事故发生时,可以得到第一时间的响应和抢险救援。企业的应急储备包括消防器材、应急抢险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等,详细的物资清单见表3-3。
表3-3  应急物资/系统清单

序号 设施、装备、物资名称 数量 单位 设施、装备、物质状态 安装、存放位置
1 4KG干粉灭火器 60 备用良好 各车间、办公室
2 4KG二氧化碳灭火器 7 备用良好 各车间
3 30KG干粉灭火器 1 备用良好 纯化车间
4 铁锹 10 备用良好 各车间
5 防毒面具 4 备用良好 应急柜
6 防化服 1 备用良好 应急柜
7 防酸手套 5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8 防酸雨鞋 3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9 防酸围裙 2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10 担架 1 备用良好 仓库
11 应急泵 3 备用良好 辅助车间
12 防尘口罩 10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13 防护面罩 50 备用良好 各车间、仓库
3.4 事故应急缓冲设施
本厂设有容积为300m3的事故池;主要用于收集事故情况下产生的化学品、生产废水、车间废水、消防废水和初期雨水。该池体池底采用水泥硬化,四周壁用砖砌再用水泥硬化防渗。事故水池的容积处于常空的状态。在事故状态下,可以满足事故废水的收集。
4.建议
本次应急资源调查从“人、财、物”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可知本企业已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根据环保等部门要求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施及装备。但由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难以预测,企业自身的应急能力也相对有限。故通过本次调查,已摸清企业内、外部救援力量的联系方式,对企业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的及时应对非常有利的。此外,为了使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各项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相关制度、培训、演练及预案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本次调查中可知,企业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应急预案。但暂未制定完善的应急培训及演练计划,建议尽快制定落实相关的应急培训及演练
 

 
 

上一篇:赣州湛海-《超细氧化钇粉》《超细氧化镝粉》通过预审 下一篇: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湛海新材料原子级氧化钆&高分散性超细氧化钇粉新产品项目
返回列表